• Blog
  • 評價師的「為難」與「堅持」:為何評價報告的「獨立性」,才是您最有力的武器?

2025年 8月27日

評價師的「為難」與「堅持」:為何評價報告的「獨立性」,才是您最有力的武器?

by Nickolas 商業解謎思

『這筆交易一定要成功,你們能不能把估值再調高一點?』

『我們會計師對我們的數字一直有意見,你們可以幫我們編製財報嗎?』』


Nickolas 商業解謎思

https://nickolashsu.com/

您好,我是Nickolas,一位在商業分析的汪洋中,專注於「商業問題解決方案」的領航員。


在提供資產評價服務時,我們有時會收到客戶類似的提問。這些問題的背後,是客戶對交易成功的渴望,對時間壓力的焦慮,以及對專業分工的誤解。然而,這些問題也觸及了我們行業最核心的基石,也就是國際評價準則(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, IVS)中所強調的「客觀性」與「獨立性」。

這篇文章的目的,並非是要抱怨評價人員在服務業模式下的無奈,而是想透過實際分享,說明這些準則對企業實際產生的好處。為何在實務中,堅守這些看似給企業添麻煩的「界線」,最終反而是在保護您的長遠利益,並確保您手中的這份報告,能成為一把真正鋒利的商業武器,而非一觸即碎的玻璃劍。


界線1:不為客戶編製財報

我們完全理解,在財報截止日的巨大壓力下,您會希望流程越簡化越好,甚至期待我們能「一條龍」服務到底。

然而,這是最基本,也最關鍵的界線。資產評價的成果,是作為您財務報表的「輸入參考」;而財報的編製,則是客戶會計部門或會計師事務所的職責。如果評價公司同時為客戶編製財報,就會形成嚴重的利益衝突,如同一個裁判,同時也是某一方球隊的教練。

【個案分享】我們曾遇過客戶因內部人手不足,希望我們在出具併購的評價報告後,能順便「幫忙完成」財報的相關附註。我們當時必須向客戶解釋:如果我們這樣做,我們的報告在會計師眼中,就從「獨立的專家意見」變成了「客戶自己的作文」。這份報告會立刻被退回,您將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與金錢,重新委託第三方出具報告,反而嚴重延誤您的財報時程。我們當下的「不」,是為了保護您的最終目標能順利達成。

我們的角色是提供獨立的「評價」,而非執行客戶的「會計」職責。


界線2:不預先承諾評價結果

在分秒必爭的併購談判或募資中,我們深知您需要一個明確的「目標數字」來擬定策略。

客戶在尋求評價服務時,心中常有預期數字。然而,我們的職責是透過嚴謹的資料收集與分析,讓數字自己說話,而非從一個預設的數字倒推回去。我們可以根據初步資料,提供一個可能的「價值區間」,但絕不會是一個固定的、迎合您需求的數字。

【個案分享】曾有一位準備出售公司的客戶,堅信自己的公司價值5,000萬,並表示只要達到這個估值,可以支付更高的費用。依照我們的接件流程,我們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初步判斷後,認為無法達到這個數值,因此拒絕了這個專案。因為,這只有兩種可能:一、我們的初估有誤差,但這是規則所不允許的,報告可能會變成無效;二、我們的初估沒有誤差,未經證實的承諾會從解藥變成毒藥,反而耽誤了客戶寶貴的交易時間。

我們的角色是協助客戶解決問題,但不能讓我們的服務,變成客戶的問題。


界線3:不能只為「付錢的人」說話

我們理解,當您作為付費委託的一方時,自然會期望我們能最大化您的利益。

尤其在股東紛爭、家族繼承或合夥人拆夥等充滿情緒與利益衝突的場景中,客戶常希望我們的報告能完全支持他的立場。然而,評價報告若要具備解決紛爭的「效力」,其核心價值恰恰來自於對「付錢的人」也保持客觀中立。

【個案分享三:不能只為「付錢的人」說話的股東紛爭】我們曾受創始股東A先生委託,評估公司價值,以決定收購另一位退休股東B先生的股權價格。A先生提供了許多關於公司未來前景的悲觀資訊,期望我們能出具一個較低的估值。

然而,我們的職責要求我們不能僅採信單方說法。我們堅持,必須同時參考公開的產業數據與過往財報,以取得平衡的觀點。最終,我們出具的價值,雖不如A先生期望的低,卻是一個基於客觀事實、完整反映了公司潛力與風險的公允價值。

起初,A先生並不滿意。但最終,正是因為這份報告的「對雙方都公平」的客觀性,B先生也願意將其作為談判的基礎,讓雙方得以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達成共識,避免了一場耗時耗力的訴訟。我們的獨立性,在此刻成為了「解決紛爭的催化劑」,而非「加劇對立的武器」。


界線4:不能為「不確定性」畫上虛假的等號

我們理解,面對一個前景廣闊的新興市場或顛覆性技術,用傳統的KPI來衡量其潛力,有時確實顯得不合時宜。

客戶可能基於一個巨大的市場規模(TAM),期望我們給出一個「本夢比」式的天價估值。此時,評價師的職責,不是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,而是用更嚴謹的財務模型,為這種巨大的「不確定性」進行「風險定價」。

【個案分享四:面對「本夢比」的誘惑,如何守住理性的底線】一家擁有突破性新藥的生技公司(尚未盈利),在尋求新一輪募資時,希望我們能基於該藥物對應的數十億潛在市場進行估值。

我們沒有直接否定這個潛力,而是引入了「風險調整後的淨現值法 (Risk-Adjusted NPV)」。我們與客戶團隊合作,將藥物研發路徑圖化,並引用專業資料庫中,新藥通過各期臨床試驗及最終獲批上市的「客觀成功機率」。

最終的評價結果,是一個經過層層成功機率折算後的風險調整價值。這個數字雖然遠低於客戶最初的夢想,但它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套清晰的、非情緒性的決策框架。它等於在說:「現在的價值是X,但只要我們成功突破下一個臨床階段,價值就能躍升至Y。」這份報告,最終幫助客戶與更專業的創投基金,在一個理性的基礎上達成了投資協議。


結論:獨立性,是為您遮風擋雨的盾牌

這些「界線」,並非我們服務的限制,而是我們專業價值的核心來源。一位真正的策略夥伴,其價值不在於永遠說「好」,而在於有勇氣在關鍵時刻說出「等一下,讓我們再想一-想」。

我們的獨立性,不是一道橫在您與我們之間的高牆,而是一面為您遮風擋雨的盾牌。 它為您抵禦來自審計、法規與談判對手的挑戰,確保您做出的每一個重大決策,都建立在最穩固、最可信賴的基石之上。

▲本文轉載自Nickolas商業解謎思

﹊﹊﹊﹊﹊﹊

CRIF觀點:

作為一獨立客觀之第三方機構,本公司恪守之「獨立性」原則,並非服務範疇之設限,而係為客戶抵禦審計、法規及商業談判等多重挑戰之堅實屏障。此一無可妥協之專業界線,旨在確保本公司所出具之每一份評價報告,均能作為客戶執行重大決策時,最穩健可靠之商業憑證。

本公司之專業考量,不僅止於解決當前課題,更在於前瞻性地防範因報告內容或程序瑕疵,於未來對貴公司可能造成之任何負面影響。此份植基於誠信的服務承諾,不僅是本公司傳承逾六十年的立業基石,更是我們廣獲國內外指標性企業及主管機關高度信賴的根本緣由。

  • Financial Consult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