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log
  • 別用「消費者調查」的腦袋,做「B2B產業分析」:解鎖企業調查的三大核心差異

2025年 8月27日

別用「消費者調查」的腦袋,做「B2B產業分析」:解鎖企業調查的三大核心差異

by Nickolas 商業解謎思

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分析工作,因為我目前在義大利商工作,根據亞洲總部的要求,進行了這個專案分析(點我看相關網頁)。

有關報告的內容,可以進一步去了解。但在這邊要分享的是,透過這個清楚的個案,要如何進行相關的研究,並進一步澄清我們與一般消費者調查最大的差異。


Nickolas 商業解謎思

https://nickolashsu.com/

您好,我是Nickolas,一位在商業分析的汪洋中,專注於「商業問題解決方案」的領航員。



步驟一:所有的調查研究最重要的都是母體

對多數的讀者來說,調查想像最多的畫面,就是消費者調查,因此,如果要進行一個東南亞的消費調查,感覺問題不大。基本上,就是針對目標國家進行設定,偷懶一點,就是設定每個國家20-60歲的消費者,再加上一些過濾題目,大概就可以完成(這裡是簡化,實務上比大家想的難很多)。但如果換成這次的研究主題呢?義大利商在東南亞的經濟分析?

問題頓時間會呈等比級數的難度增加。因為:

1.你不知道怎樣算是義大利商?它可能不是由義大利公司直接投資?中間有好幾手投資,它的股東清冊可能來自某個免稅天堂或其他國家的公司?(也就是網頁中提及的UBO問題)

2.你有點掙扎投資多少算義大利商?投資100%一定算義大利商。但是75%、49%算嗎?分公司要如何看待?

光是描繪母體,你就一陣頭痛。這裡面充滿了與消費者調查類似的原則,但截然不同的解題方式。你很難去處理母體,你會面臨到不知道母體如何定義跟母體一定不完整的問題。

因為,它至少有幾個地方跟消費者不同,在消費者調查,你不知道誰誰誰是你的目標客群,但你可以藉由統計資料知道流動資產破億的大約有多少人,你知道年薪超過新台幣300萬的人大約有多少人。所以,你只要去建立一個隨機的調查數據,你就可以完成分析。因為你知道母體,所以,你會進行母體與樣本的檢定(母數檢定Parametric Test)來確保你可以進行推論分析。

但在企業調查上,事情完全不是這樣運作的。你不知道母體,所以,你最多只能做無母數檢定 (Non-parametric Test)。因此,你的麻煩大了,不是檢定的方式的差異。而是當你不知道母體,甚至你手上沒有樣本清冊,你要如何做到隨機抽樣?或是,確定你調查的對象沒有偏誤?如果,沒有這些工具,縱使你的檢定通過了,其實,你也知道你可以做的分析非常有限。

簡單來說,在B2B調查中,我們甚至常常無法像消費者調查一樣,清晰地畫出一個「靶心」來進行射擊。靶心在哪都不知道,這就是第一個,也是最大的挑戰。

『這個階段對我來說,問題相對簡單。我從CRIF ASIA的資料庫撈出所有符合我定義的義大利公司,針對股權比例、股東結構進行篩選,並且依照UBO的工具找出最終受益人,去定義出義大利公司的樣本清冊,再依照這個樣本清冊去做無母數檢定,就可以得到一個誤差值可以接受的樣本清冊,並且確認了我至少要針對多少公司進行分析』


步驟二:企業跟消費者完全不同的分布樣貌

如果你對調查或統計有相關的背景知識,你就可以理解多數的統計都是建立在常態分佈的狀況下。有人高,有人低,但多數人的分布會差不多。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薪資調查,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主計處公布的數據:

『主計處公布2024年全年薪資調查,總薪資每月平均數為60,984元,中位數為37,274元,兩者較往年都增幅超過2%,超過通貨膨脹。』

好的,通常這個數據的公布,都代表社交平台上的熱門議題,一堆人要說,他對不起大家,拉低了平均數,不然,就是有人要說,他根本無感。這就是不符合常態分佈的特徵,平均數與中位數落差很大,但事實上,我們還是會認為,他仍然接近常態分佈。

讓我們來看下一個新聞報導的數字。

『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的全球總市占率維持在97.0%,市場結構相對穩定,排名與去年第四季相同。但在龍頭地位的強化方面,台積電持續拉開與對手的距離…2025年第一季,台積電的市佔率上升至67.6%。』

好吧!對比一下這兩組數據的概念,你就知道企業離常態分佈有多遠了,基本上,一家台積電就吃了全球65.6%的市場。它離常態分佈非常非常遠。

所以,企業調查跟消費者調查,有一個很大的差異,也就是常態分布的概念會完全不同。實務上,某些公司你可以不用理這個問題,如晶圓代工產業,歷年許多研究分析資料,你就可以看到幾家大公司就佔了絕對多數的市場,他們做的是更偏向指標公司分析,透過指標公司的技術分析,去評估市場的變動。跟你一般想像的市場分析有很大的差距,基本上假設為中小型公司都不存在於市場或對市場幾乎沒有影響力。

既然你熟悉了台積電的案例,我們在做這個分析時,就會遇到上述兩個問題的混合難題。

1.你可能過於集中在大公司,所以,會出現薪資漲幅與現實世界多數人都脫節的問題。

2.你可能過於集中在分析或調查的隨機性,所以,你可能忽視了像台積電這種巨頭對於市場的衝擊,嚴重誤判了市場的成長性。

因此,你必須建立一個衡量前25%跟其他75%的分析指標(這個比例可以進一步微調),就像台灣政府統計處調查的方式相似。

『當我確定了樣本清冊後,我必須針對樣本中的公司依照2碼及4碼行業別去建立一個排序,重新檢驗,(1)前25%公司是否含括了所有知名企業,後75%全部加總後,是否符合無母數檢定的誤差範圍。(2)東南亞各國在相關行業領域營收成長率、總體GDP變化及當地相關產業的頂尖公司及整體營收變化,先初步檢驗成長性的變化是否有不一致的反指標存在。這兩項工作,就是確保在我進行無母體及足夠次級資料時,基本避免非常態分布可能出現的謬誤。』


步驟三:企業存在,不等於存在

在消費者調查中,我們通常不會質疑受訪者「是否存在」。一個 20 歲的年輕人,就是一個 20 歲的年輕人。但在企業調查中,情況則截然不同。一個「企業的存在」,並不等於它具備分析上的意義。一個掛牌成立但沒有實際運營的空殼公司,或是一個僅為資產管理而存在的控股公司,在產業分析中,其價值可能為零,甚至會誤導我們的判斷。

在我們的實務操作中,需要特別關注以下三類「存在,卻不代表有分析意義」的企業:

剛成立的企業: 這些企業可能尚未產生營收,沒有實際的經營活動或市場影響力。將它們納入調查,可能會拉低行業的平均營收、獲利等數據,造成分析偏誤。同時,這些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策略仍處於高度不確定性中,其意見難以代表行業趨勢。

控股公司或無實質營運的公司: 這些公司可能擁有龐大的資產或資本額,但在其名下並無實際的生產、銷售或研發活動。它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股權管理或稅務規劃。將它們納入企業調查,同樣會扭曲產業的真實面貌。這也是為什麼在「義大利商」的案例中,我們需要透過 UBO (最終受益人) 工具來追溯,確保我們調查的是真正有經營活動的企業。

營運停滯或已無影響力的公司: 這些企業可能曾經輝煌,但由於市場變化或經營不善,已逐漸退出市場競爭。它們可能仍然「存在」於政府的企業資料庫中,但其意見已無法反映產業的現狀與未來趨勢。過度關注這些企業,會讓我們陷入對「過去」的分析,而錯過對「未來」的洞察。

總結來說,專業的企業調查,必須在篩選母體時,就先行排除這些「無意義的企業」。 這一工作看似繁瑣,卻是確保我們分析結果具備真實性、有效性的關鍵。否則,我們可能在一個充滿「空殼」或「過氣英雄」的數據庫上,進行著看似嚴謹的分析。

『所以,你可以看到在這個分析中,我針對員工人數10人以下的公司進行篩選,這是一個實務可以考慮用的指標,也是在研究報告中寫出來的界定。但實際上,是在我針對整個樣本清冊透過成立時間過短、幾乎沒有營收等公司所整理出來的最大公因數原則』


結論:企業資料庫,如何解鎖你的分析困境?

透過上述的步驟,我們可以清楚看到,企業調查與消費者調查在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。這不僅是調查對象的不同,更是背後思維邏輯、數據應用和分析框架的全面挑戰。

你不知道母體在哪裡,你面對的是非常態分佈,你還要面對許多「存在不等於存在」的企業。這一切,都讓企業調查看似一個難以突破的困境。

然而,這正是專業的企業資料庫能夠解鎖的價值。

它解決母體定義的困境: 專業資料庫能提供精準的篩選標準(如投資結構、行業別、資本額、員工人數等),幫助你將「義大利商」這種模糊的概念,轉化為清晰、可操作的企業清冊。

它讓你掌握市場的真實樣貌: 專業資料庫已經為你繪製了市場的長尾分佈圖,讓你不再盲目隨機抽樣,而是能夠有策略地選擇樣本——既包含頭部具影響力的巨頭,也包含長尾中具代表性的中小企業。

它確保你分析的有效性: 透過資料庫的驗證,你能夠排除那些「無意義的企業」,確保你的分析是基於有商業實質、有市場影響力的「真實」企業

但最後讓我強調一下,任何強大的資料庫都只是一張精良的「地圖」。真正的價值,來自於經驗豐富的「領航員」(專業顧問),他知道如何解讀地圖上的等高線,如何避開地圖未標示的暗礁,並最終為您的企業,規劃出最安全、最有效率的航行路線。企業資料庫解鎖了分析的困境,而專業顧問,則解鎖了資料庫的全部潛力。 因此,企業調查的精髓,不在於模仿消費者調查的隨機性,而在於精準的篩選與有策略的樣本選擇。而專業的企業資料庫,正是將這個挑戰,轉化為企業洞察的獨特優勢。它讓你的分析不再是迷霧中的猜測,而是基於事實、具備精準度和可執行性的戰略指南。

▲本文轉載自Nickolas商業解謎思

﹊﹊﹊﹊﹊﹊

CRIF觀點:

想知道為什麼國家發展委員會在執行企業調查研究時,建議以CRIF企業資料庫作為抽樣母體?以及為什麼我們有辦法依據經濟部統計處的「截斷抽樣法」,執行不同行業的產值調查?

如何確實瞭解不同產業的真實樣貌?而非透過不完整的地圖(資料庫)以偏概全,CRIF高價值成長指數(High-Value Growth Index, HVGI)幫你重新檢視有商業實質、有市場影響力的「真實」企業。

若您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了解,歡迎隨時聯繫我們。
市場研究部│李俊 J.Lee@crif.com 分機:668

  • Financial Consultation